中山医院心脏外科由我国著名医学家黄家驷教授创建于1947年,沈克非、石美鑫、任长裕、王敏生、蒋振斌等著名教授为历任科室负责人,是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创始基地之一,是国内首批硕、博士授予点,曾创造了二十余项“国内外第一”,如国内首例右位心移植,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David手术,经右胸肋间切口微创Bentall手术等,亚洲首例心肝肾移植,穿刺式二尖瓣腱索重建手术等。
中山医院心脏外科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专科医师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心脏瓣膜研究中心、上海市心脏瓣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卫生部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心外科医师培训基地。
在老一辈专家多年积累以及现任主任王春生教授带领下,在洪涛、丁文军、魏来和赖颢四位副主任共同协助下,中山医院心外科目前已发展为国内专科综合排名前三、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名前二、华东排名第一的中国最顶尖心脏外科中心。科室根据最具优势的专业特色设立 “心脏瓣膜外科”、“冠脉外科”、“晚期心脏病外科”、“大血管外科”、“微创心血管外科”及“体外生命支持”六个亚专科,形成了中山心外科的技术优势和医疗特色,心脏开放手术达到每年六千余台,四级手术占比达到95%,物理病床使用率129.7%。
心脏外科目前拥有三个普通病区,一个心外科专用监护病房,一个心脏特需病区、十间心血管专用手术室(包括一间全球最先进的复合手术室)。全科有在职医师/技62人,正高级职称者 10名,副高级职称者 16名,主治医师28名,住院医师 2名,医技6名。人才梯队结构合理,90%以上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科室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卫生部及上海市等各级科研项目,在包括NEJM、JACC、JACC Int、JTCVS、ATS、EJCT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等数十项。
心脏外科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临床技术主要包括:心脏移植术、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修复术(TAVR、TMVR、PPVI手术)、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瓣膜及先心手术、复杂二尖瓣成形术、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术(David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冠脉搭桥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复杂冠心病杂交手术、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全主动脉置换手术、复杂主动脉疾病杂交手术、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等。
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心脏外科作为总部的传统优势学科,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倡导“严谨、求实、团结、奉献、创新、关爱”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其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等优良传统。科室目前以王春生教授为科室主任,赵东主任医师作为常驻首席专家,能开展各类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外科综合治疗,同时突出老年特色,以诊治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重点,在保留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的同时,推广施行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并创新结合杂交介入手术治疗方式,采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最顶尖的技术,以最小的伤口和最轻的损害,给老年人带来最快的恢复和最好的效果,争取树立起上海市乃至全国老年性心血管病外科治疗的典范和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