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当你心脏不舒服,是“心病”还是“心脏病”?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双心”联合门诊正式开诊
2024-06-06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心理医学科,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心超科和麻醉科的雄厚实力和学科优势,由中山医院总院垂直同质化管理,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每月第一周周四下午开设“双心门诊”,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什么是双心门诊

“心病”还是“心脏病” 

心情不好,会影响到心脏健康, 

心脏不好,又怎能开心起来,

所谓心心相印, 

也是“心”脏和“心”理相互影响。

    心血管系统与精神心理状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需要联合干预,在医学领域被称为“双心医学”。这一概念蕴含双重含义:

 其一,指实体解剖学及生理学意义上的心脏,作为循环系统的动力源泉,负责推动血液循环,维系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

其二,则涉及心理学范畴,涵盖了个体的思想、情绪及各类心理活动,这些非物质层面的“心”。

近年来,医学研究不断揭示,精神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尤其是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作用机制。

心内科专家尤为关注这一现象,指出负面情绪状态(如情绪低落、过度应激)不仅影响个体的精神面貌,还能通过激活应激反应途径,诱发或加剧心脏功能的异常。

 

例如,某些看似心脏疾病的症状,实则源于高度心理压力下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对心脏功能的损害及心脏不适症状,此即所谓的心理性心脏疾病。

此外,部分患者虽存在轻度心血管病理变化,但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常表现出超出实际病情的身体不适,呈现出身心交互影响的复杂模式。

 

而对于经历过重大心脏事件(如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频发心力衰竭住院)的重症患者而言,其心理韧性往往受到严峻考验,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其心理福祉,还会通过生理路径恶化心血管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哪些人需要看双心门诊

心脏疾病:

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患者经心内科检查及治疗后,虽然客观检查评估并且病情稳定仍然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有反复发作的心脏不适症状:

经过心电图、心脏影像学和功能学检查,甚至有创心脏导管检查,均未发现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者,检查结果不能解释症状并伴有焦虑、紧张、恐惧等。

介入治疗或心外科手术治疗后:

患者心脏病病情基本稳定,但仍有各种不适、担心、反复检查等。

 

专家团队

 

心理医学科 主任医师 

擅长焦虑、抑郁、综合医院常见心身疾病诊治及联络会诊,长期开展心身医学技能培训及巴林特小组。自2016年开始在中山医院开展双心医学门诊,参与编译《心理心脏病学》。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脏疾病的诊治、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自2009年起参加冠心病震波治疗相关临床研究、治疗、参与指南编辑及相关课题研究。

 

预约流程


门诊预约方式

一、官方渠道预约:

1.关注服务号与公众号可进行门诊预约

2.扫描小程序可进行门诊预约与查询服务

【特别提供「长者版」预约服务】

二、第三方平台预约:微医、上海·医联

三、现场预约:门诊楼1楼自助服务区

四、诊间预约:门诊医生工作站

五、电话预约:

95169(微医)

申康医联预约热线:(021)96999176

上一篇:锦旗故事 | 跨越500公里的寻光之路

下一篇: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心外科成功举办“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精英培训班(手术观摩日)”

© 2021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0395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4692号
上海市老年医学网络中心制作

人大代表信箱 | 行风监督信箱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227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春申路2560号 | 邮编:201104

电话:021-51371990

官网微信

预约挂号App

© 2021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0395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4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