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陈先生在2年前体检时发现胸腔内存在肿物,由于当时无明显不适症状,便没有采取治疗措施。但最近1个月,陈先生经常感到胸闷不适,特别是在深呼吸和活动后,不适感更为明显,便前往医院复查,发现胸腔内肿物增大,医生经PET-CT检查后考虑前纵隔胸腺瘤可能,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陈先生曾于2014年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经检查发现,胸腔内肿瘤位于前纵隔,邻近无名静脉血管及冠状动脉移植桥血管,先前进行的冠脉搭桥手术会使得相关手术区域组织粘连,在分离粘连过程中,神经、血管等结构难以辨认,这大大增加了手术中出血、神经损伤等风险。
陈先生CT影像报告
陈先生来到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就诊,经心外科魏来主任、胸外科方勇副主任评估后认为,陈先生的前纵隔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将陈先生收治入院后,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教授、丁建勇主任医师组织胸外科大会诊,方勇副主任医师及胸外科诊疗团队迅速完善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造影、胸主动脉CTA等各项检查,与心外科魏来主任医师、麻醉科方浩教授、陈万坤主任医师会诊讨论排除手术禁忌,安排手术。
9月26日,陈先生在心外科、胸外科、麻醉科多学科团队协作下,顺利完成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考虑到患者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史,本次再次行开放手术,在胸骨正中劈开及肿瘤切除过程中可能存在损伤到移植桥血管的风险,心外科沈金强主治医师预先做好了体外循环辅助的准备。手术中,胸骨L型劈开,原手术区域粘连被仔细分离后,前纵隔结构得以清晰显露。胸外科方勇副主任医师细致分离肿瘤与邻近左无名静脉、膈神经等结构间隙,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牵拉、保护移植桥血管,完整切除了肿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于第一天转回普通病房。
在医护团队精心照护下,陈先生恢复良好,术后第三天拔除引流管,于10月上旬顺利出院。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胸外科依托中山医院优质资源,探索开展多学科协作,中山医院设立纵隔疾病多学科门诊,MDT团队针对特殊病例进行多学科讨论,为患者“量身订制”治疗方案,并将MDT诊疗理念贯穿于全病程管理中。
本次手术前,经过胸外科、心外科、麻醉科等科室多位专家的详细评估,明确了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案;术中麻醉科专家精细化管理为手术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心外科专家结合既往手术方式选择最合适的再开胸方案,既尽可能减小对患者的创伤,又保证手术的视野,最终胸外科专家顺利完成纵隔肿瘤的切除,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带来最好的疗效和最满意的康复。